1. <p id="qaxwn"><strong id="qaxwn"><small id="qaxwn"></small></strong></p>
      <track id="qaxwn"></track>
          當前位置:

          開福區:邀你“跟黨一起創享幸?!?/h1>
          來源:掌上長沙 作者:李卓 編輯:韓陽 2022-07-01 09:16:53
          —分享—

          騰訊總部“鵝廠”對面,深圳灣創業廣場黨群服務中心的一處魔方狀雕塑上,六個大字非常醒目:“跟黨一起創業”!年輕創客們的這句響亮口號,成為創新創業之都深圳的精神slogan(標識)。

          在距深圳800公里外的長沙市開福區,這句slogan有了升級版:“跟黨一起創享幸?!?!在“強省會”戰略實施的新征程中,你不是一個人在奮斗,黨建也不是黨組織一家“獨唱”,而是聚人才、興樓宇、強產業的“大合唱”。

          強省會,長沙紅?!霸陂_福區,這一抹鮮亮的紅,紅在黨建,火在經濟。在‘黨建聚合力’凝心聚力下,我們啟動區域化黨建聯盟,廣招‘開福合伙人’,推進黨建興樓宇,跟黨一起創享幸福!”正如開福區委書記羅玉環所說,黨建將形成開福區在深入踐行“強省會”戰略中的聚合力、向心力和生產力,以“開福紅”輝映新征程,以“闖、創、干”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紅色地標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羅杰科 攝


          紅色地標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羅杰科 攝

          聚合力

          區域化黨建聯盟開拓發展大格局

          走進濱江文化園長沙音樂廳,聽交響樂激蕩湘江潮涌;逛省博物館懷古探幽,走西園北里丈量春秋;訪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烈士公園、船山學社,一路串起紅色年輪……在開福區區域化黨建地圖上,一家家大景區、大機關牽手小街巷,串珠成鏈、連點成片,聚合成紅色文旅熱門打卡地。

          一張區域化黨建紅色打卡地圖,無聲述說了開福區對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踐行“強省會”戰略的征程中,區域化黨建聯盟,正是黨建聚合力的“三個幫”。

          東風路街道王家垅社區地處長沙老城區,既有不少上世紀留存下來的老宅老院落,又有不少改制國企的宿舍院子,居民中不乏困難群眾,缺乏專業的物管服務。通過社區提質提檔工程,昔日破落的庭院一一被修繕、亮化、美化。在東風路街道工委的支持下,王家垅社區在長沙首創“庭院黨建”,把一個個庭院的黨員組織起來,以庭院為黨支部開展黨建,并依托黨組織實施庭院居民自治,成立了30號、43號、76號三個庭院黨支部。

          在“庭院黨建”品牌的基礎上,東風路街道工委借鑒上?;鶎狱h建經驗,成立開福區首個區域化黨建聯盟。省民政廳機關黨委、長沙市星城公證處黨支部、東風路派出所黨委作為首批聯盟成員和王家垅社區黨委合作,開展一系列基層黨建和服務群眾活動,做到“大事共商、好事共享、難事共幫”。

          今年,區域化黨建聯盟在開福區全區開枝散葉:6月24日,開福區轄區內省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國企和非公企業黨組織代表與開福區委雙向認領120個黨建共建項目,敞開促發展、強治理、惠民生的“大胸懷”。

          黨組織如何“聚沙成塔”,助力區域發展,精準服務居民?開福區區域化黨建聯盟,建立健全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駐區單位立足各自優勢專長,梳理出可供區域共享的資源,形成“資源清單”;聚焦黨建工作難點、發展治理堵點、黨員群眾關切熱點等,提出“需求清單”;在資源與需求精準匹配的基礎上,區、街道、社區(村)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雙向認領,形成“項目清單”。

          區、街道、社區(村)黨組織根據年度黨建重點工作任務,統籌推出一批“共性項目”,駐區單位結合職能特點,打造一批滿足雙方需求、凸顯部門特色、服務類型多元的“個性項目”。實行閉環管理,強化對共建項目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

          聯盟內無論大機關、大企業還是小社區,各自的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場所、紅色教育基地等資源,雙向開放共享,打造黨員“15分鐘黨建生活圈”;建立區域大黨建應急聯動機制,面對疫情防控、防汛救災、安全生產、重大突發事件等,打破壁壘,一呼齊應……

          聯盟共同確定了120個黨建共建項目,其中由23個駐區成員單位牽頭實施的有74個,由開福區委牽頭實施的有46個,共享黨建、文化、教育等優質資源和60余處陣地,為群眾提供濟困、助學、醫療、就業、法律、環保等精準服務。

          向心力

          “開福合伙人”一心奔未來

          “來開福合個伙吧,我們一起相互成就,美美與共……”攬才海報上印的不是空頭許諾和生硬說教,而是這句人情味滿滿的邀約,讓人感受到開福區廣招“開福合伙人”的十足誠意。

          “強省會必須強人才,我們按照‘人才是推動發展的城市合伙人’的思路,提出‘開福合伙人’理念,以品牌思維、創新模式開展新時代人才工作,賦予人才心靈的溫度?!痹陂_福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偉看來,開福區已形成人才、產業、區域之間同頻共振、攜手發展的局面,給了“開福打工人”升級為“開福合伙人”的底氣和信心。

          3個師兄弟,一間60平方米的辦公室,數十萬元起步資金……4年前,在國防科技大學從事了12年技術研究工作的萬江華,和兩個師弟一起創辦了湖南轂梁微電子有限公司。4年后,公司規模已壯大到40多人,成功研發出新一代國產自主數字信號處理器(以下簡稱“DSP”)芯片和全自主DSP芯片IP核,解決了國產芯片關鍵性技術問題,達到當前國內領先水平,實現對同檔次進口芯片的直接替代!

          “DSP的研發成果,離不開合伙人的努力,而我的合伙人不僅是師弟,還有開福區!”萬江華說,事業的成功要仰仗長沙良好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以及開福區完善的人才配套政策和干事創業氛圍,目前他已入選長沙市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是妥妥的高級“開福合伙人”。

          最高年薪70萬元,瞄準智能制造研發和外貿人才“獵頭” ,敢與珠三角經濟圈“比薪”!去年底,開福區轄區企業、長沙光電智造領軍企業新亞勝光電,首次跨省赴深圳攬才。企業的優厚待遇加上開福區中高端人才扶持獎勵,兌現“落戶長沙、就業開福、薪比深圳”承諾,讓“開福合伙人”的招募令很快在珠三角經濟圈傳開,一天內線上線下570份簡歷如雪片一樣飛向企業。

          “‘開福合伙人’是一種指引,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生態。我們和開福合伙人雙向奔赴,休戚與共!”開福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峻說,通過打造“開福合伙人”IP,運用視頻短片、主題推文、才藝展示等品牌化創新宣傳,讓人才變身網紅,越來越多人才認識開福、認同開福、認準開福。

          開福區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聚焦金霞經開區發展,開展“與金霞一起向未來——開福區青年人才獻計金霞”活動,向青年人才發出“英雄帖”,金點子助力金霞新城更顯“年輕態”。

          為了讓人才的星光更為璀璨,開福區正在著手實施“開福合伙人”倍增計劃,建設科創科普聯盟基地和信創產業聯合創新研究院,加強企業人才工作者隊伍建設。選聘“人才鏈”鏈長、引才大使,向社會賢才廣發“求賢令”,壯大人才“朋友圈”,進一步凝聚“后浪”活力。力爭到2025年全區實現人才體量、人才實力、人才效益三個倍增,把開福建設為全省領先人才高地。

          將“開福合伙人”放在區域發展的C位,該區領導直接掛點服務高層次人才,為人才和產業解決實際問題百余例。從“打工人”到“合伙人”,開福區樹立尊重人才的鮮明導向,不拘一格將企業管理層和普通技術人員納入人才評定,大張旗鼓地重獎和表彰人才,評定區級領軍人才21人、創新型高層次人才60人、中初級人才520人,選樹人才典型20余名,兌現人才獎補資金超億元,讓更多人享受“政策禮包”,從人才中推選“兩代表一委員”14名,以真心實意和真金白銀釋放渴求人才的信號。對落戶開福區人才的一項調查顯示,97.60%的人才表示在開福受到尊重,高達94.81%的人才愿意繼續深耕開福。

          開福區沙坪街道竹安村農民代立新,在村里規劃的景觀油菜花海里流轉了20余畝地,租了農家老屋改建民宿。開福區鄉村振興人才研修培訓班在廣州的中山大學開學,由政府買單,請城步、龍山和開福區“農狀元”進名?!俺潆姟?。代立新作為鄉村振興人才,第一次坐進名校課堂。

          “民宿設計方案剛出來,心里正愁沒譜,正好進名校、拜名師!”在中大課堂上,2009年“中國十佳設計師”之一的郝立軍帶來的《手把手教你打造一座民宿》課程讓代立新茅塞頓開。

          開福區努力營造讓人才共贏的生態。通過人才研修培訓班、舉辦人才沙龍、領軍人才大講堂、周末工程師等方式,加強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人才間的交流合作,鼓勵人才自我提升、智力共享、跨界創新。


          在開福區,黨建成為聚人才、興樓宇、強產業的“大合唱”。開福區委組織部供圖


          在開福區,黨建成為聚人才、興樓宇、強產業的“大合唱”。開福區委組織部供圖

          生產力

          讓黨旗在樓宇“云端”飄紅

          在廣廈林立的深圳市軟件產業基地,深圳灣創業廣場黨群服務中心這一彈丸之地卻成了最熱的網紅打卡地。這里提供的一系列共享式黨建服務,吸引周圍28棟樓宇的創客白領聚集,被授予中組部黨建示范基地。黨建“紅”、經濟火的共贏格局,和發生在開福區的一幕幕不謀而合。

          松桂園商圈是長沙城北標志性商圈,云集運達喜來登、新湖南大廈、湖南財富等22座商務樓宇,擁有1200余名黨員。各大樓宇里集中了無數小公司,寫字樓寸土寸金,小微企業往往沒有自建食堂、大會議室這些服務設施,給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年輕白領們在工作之余也有咖啡茶歇、健身、沙龍交流等潮流生活需求。由于工作生活節奏快,很多樓宇企業黨組織也無暇集中所有黨員來上黨課。

          深圳灣創業廣場的黨建經驗,正好為解決松桂園商圈樓宇企業痛點提供了經驗范本。

          “我們將黨群服務中心建在新湖南大廈19樓,為商圈內1200余名黨員和樓宇白領提供跨行業、地域的共享式服務?!蓖磮@街道荷花池社區黨委書記童文敏說,社區成立長沙首個共享式商圈黨群服務中心,餐吧、咖啡廳、健身房、會議中心一切“共享”,商圈22棟樓宇里的小公司不必費心自建這些設施,預約就能免費來健身、開會;白領黨員不出門,刷手機就可上每月一次的商圈直播黨課……讓黨建成為商圈新時尚,吸引樓宇白領爭當“紅領”。

          開福區大力推進“黨建興樓宇,聚力強省會”工程,讓黨旗在樓宇“云端”飄紅。截至今年5月,開福區建成交付商務樓宇165棟,總建筑面積723.5萬平方米。去年,全區樓宇新引進企業730家,實現樓宇“去化”超2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4%;稅收億元以上樓宇新增4棟,總數達到16棟;樓宇總稅收突破50億元,占比超過50%,同比增長30%,創下近五年增量之最,各項經濟指標呈現“逆市”發展態勢。

          來源:掌上長沙

          作者:李卓

          編輯:韓陽

          閱讀下一篇

          返回長沙開福區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