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報道開福區工作經驗)
(望麓園街道衡清里小區危房整改現場)
(望麓園街道衡清里小區整改后現場)
2023年6月15日,長沙市開福區衡清里小區94戶居民滿心歡喜回遷新房,“新”不僅是外貌煥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不突破原房屋輪廓線,逐戶增設廚衛燃氣等設備,極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這只是開福區城鎮危舊房屋改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開福區探索試行“三八三”工作法,大力推進城鎮危房改造。
組織形式:強化“三方聯動”
城鎮危房改造既要遵從政策規定,也要服從技術要求,更要順從群眾意愿。開福區結合工作實際,強化政府、業主、企業“三方聯動”,廣泛凝聚合力。
一是政府統籌。堅決落實“人不進危房、危房不住人”要求,成立危房處置三年行動攻堅專班,制訂城鎮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及細則,計劃3至5年全面完成備案存量C、D級危房改造。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專題研究,分管負責人定期會商調度,職能部門牽頭推進,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形成了“區級抓總、部門協同、街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業主負責。對存在安全隱患房屋,聘請專業鑒定機構全面鑒定,對現有38處D級、43處C級危房共2333戶居民,逐戶送達《危房告知書》和鑒定報告,爭取居民理解支持,落實危房產權所有人(單位)主體責任。在市級危房改造政策基礎上,區級財政安排2億元獎補資金,通過民生資金補助、搬遷避險補助等方式獎補,其中,家庭困難的危房住戶最高可獲得每平方米1000元的民生資金補助,充分調動了產權單位及個人積極性。
三是企業參與。征求區建筑業協會及相關施工企業意見,按照自愿參與原則,選擇具有專業資質、愿意承擔社會責任、接受低利潤的施工企業,建立施工企業庫供危房改造主體選擇。同時,引導電力、供水、燃氣、電信等單位共同投入,進一步降低產權人改造成本。
改造方式:推出“八個一批”
近年來,開福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精神,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統籌考慮建造年代、歷史文化價值、技術方案實施可行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推出“八個一批”方式分批分類推進改造。
一是項目建設征收一批:經相關職能單位審核,確為城市建設發展需要的,結合項目建設予以征收。二是城市更新包裝一批:結合城市更新項目,對其周邊C、D級危房納入片區統一包裝。三是維修加固排危一批:結合C、D級危房實際,綜合產權所有人意愿,采取維修加固方式排危。四是拆除重建提質一批:對部分無維修加固價值的危房,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政策引導,由屬地街道牽頭,以產權所有人(單位)為主體依法依規拆除重建。五是資本合作開發一批:對地理位置好、商業價值高的C、D級危房,鼓勵市場主體與樓棟危房產權所有人達成一致意見后合作開發。六是民生保障補助一批:對困難群體集中居住的C、D級危房,產權所有人無力承擔改造的,按照實事求是原則,以困難資金給予補助。七是主責單位承擔一批:區級給予政策支持引導,由主責單位為主推進改造建設。八是搬遷避險封存一批:對部分改造意見不統一,暫無法實施改造的,由屬地街道牽頭,組織危房住戶搬遷撤離危險居住區域后封存,具備條件時再組織實施改造。
2023年上半年,城鎮危房改造開工35棟、完工27棟。近年來,結合危舊房屋整治,打造了一批設施齊全、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現代化社區,潮宗街、西長街、北正街、西園北里等老街老巷,成為長沙歷史國潮文化新地標,湘江沿岸、鐵路沿線“城市斑點”經過微治理,舊貌換新顏。
工程質量:把牢“三道關口”
改造中嚴把三道關口。
一是項目審批關。由區城市人居環境局牽頭,會同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和屬地街道,做好前期摸底調查、編制規劃設計方案,征求相關部門和產權所有人(單位)意見后,形成實施方案,明確改造方式、內容、資金籌措、安置方式、居民參與決策、工程周期及初步技術方案等,嚴格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手續辦理,經批準、公示后方可實施。
二是項目實施關。獨棟危房改造由實施主體確定施工單位及中介服務單位。樓棟危房改造確定造價后,由街道(或籌建指揮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業主代表、施工企業對項目實施條件進行會商,就項目報價、工期、付款方式等作出約定后簽訂書面協議并公示3天,街道組織居民代表以直接委托或抽簽方式確定施工企業,區直相關單位和街道按程序要求進行監管。
三是項目驗收關。項目完工后由實施主體申請,區城市人居環境局組織相關部門驗收,由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竣工驗收組織形式、驗收程序、執行標準等現場監督。維修加固項目改造后,經鑒定房屋安全等級達到B級以上,方可投入使用。重建項目必須嚴格按重建方案實施,確保廚房、衛生間等功能性設施齊全。
城鎮危房改造是事關民生的大事,開福區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持續高標準推進城鎮危房改造,讓民生福祉更有溫度,讓幸福開福更具質感。
來源:開福應急管理
編輯:王順祥